变形测量的测量点
1、基准点
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尽可能长期保存,稳定不动。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
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少于3个。
变形观测中设置的基准点应进行定期观测,将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基准点本身的稳定情况。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的稳定性检核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由于电磁波测距仪精度的提高,变形观测中也可采用三维三边测量来检核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
沉降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检核。
2、工作点
工作点又称工作基点,它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工作点埋设在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检测。
工作基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
5倍一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长期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的规模,参照基准点的要求建立。
3、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的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又称观测点,一般埋设在建筑物内部,并根据测定它们的变化来判断这些建筑物的沉陷与位移。
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变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与测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5天。
扫一扫关注我微信
© 2016-2020 河南宇航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木薪工作室 Designed By 太子召
联系地址:郑州市二七区连云路南三环橄榄城都市广场B座516室 豫ICP备18025263号-1